首页
|
协会简介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文件通知
|
协会会员
|
行业自律
|
教育培训
|
党建专栏
|
专业技术人员
|
公示平台
|
中国专业镇研究综述
时间日期:2009-4-14 已被阅读次:[7211]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李丽丽
[摘 要] 各类 “专业镇” 在我国江浙、广东地区纷纷涌现,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此引起重视,
提出了所谓的“温州模式”、“江浙模式”。综观这些文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专
业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领域:专业镇的概念与涵义、形成机制、类别、组织与
创新、竞争优势、存在问题、策略和特定地区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中国 专业镇 综述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专业镇的概念与涵义、特征
对于专业镇目前还没有科学、详细和公认的定义。
王珺(2000)分析专业镇经济实质上是建立在一种或两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优势基础上的乡镇经济,类似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专业化区域生产组织形式。他分析专业镇的特征为:①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②以中小企业为主;③以专业市场为依托;④以适用、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
李新春(2000)认为“专业镇作为一种建立在地区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产品制造和服务企业网络,其经济积聚效应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特定产业而创业,由此可以认为,专业镇同时也是一种企业创新网络”。
余国扬(2003)具体分析专业镇包含三层意思:①从产业上看,专业镇以某一产业为龙头,配套产业协调发展,产业专业化体系化,产品专门化;②从区域上看,产业布局在一个镇的区域范围内;③从经济上看,以民营经济为主,60%的农户参加主导产业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或产品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并成为镇财政收入的主导来源。
石忆邵(2003)定义专业镇为“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主要划分的建制镇”。
白景坤等(2003)等认为专业镇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是指在镇域区域内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具有国内外产业竞争优势的区域。
广东省科技厅将专业镇定义为“镇(区)为基本单位,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的镇级经济实体”。
1.2关于专业镇形成机制的研究
对于专业镇的形成,学者们主要是运用马歇尔和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要素递增回报理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知识经济外溢等相关理论,分析广东省专业镇的形成机制。比如李新春(2000)就引用“贴近竞争者生存”的概念来解释专业镇的形成机制,并认为马歇尔和克鲁格曼的要素递增回报理论在这里主要应当体现为企业家资源的经济集聚效益。1.3 关于专业镇类别的研究
关于专业镇类别的划分多数是以形成因素为依据进行分类。
王珺(2000)将专业镇按来源分为三类:①围绕着大城市的生产需要和消费需求生产配套的产品;②通过引进外资,形成了大批“三来一补”的业务和企业,而且分布相对集中;③以本地形成的专业市场为依托,推动了本地专业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且按照来源、产业组织和经营活动等角度进行了不同分类;
吴国林(2001)认为专业镇根据起源可以划分为五类:①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开始创业,逐步形成规模;②从构建中小企业网络开始,逐步形成某种特定商品的专业市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镇经济;③凭借地理位置优势,“三来一补”业务和外资企业多,产业相对集中,形成具有不同产业的专业镇经济;④依靠邻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形成产业相近的专业镇,扩大了原有产业的规模范围,增大了中小企业网络;⑤以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农业的区域布局为契机,逐渐形成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了有关农业产业或农产品的专业镇。
白景坤等(2003)根据专业镇形成时影响因素的差别划分为内生型和嵌入型专业镇,认为内生型专业镇是指基于自身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已经形成的专业市场等应速建立起来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专业镇;而嵌入专业镇主要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政府的优惠政策、较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外资,从而引入本地经济不相关的产业而形成的专业镇。
还有学者将专业镇划分为产业专业型、优势拓展型和产业辐射型。
1.4 有关专业镇发展的竞争优势
基于上述对专业镇组织的认识,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网络是专业镇发展的竞争优势。
李新春(2000)就认为通过企业或家庭工厂网络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实现在狭窄产品线上的低成本市场扩张,围绕着一个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供应可以提高质量和效率,而网络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则使得整个区域内的企业、工厂得到整体性扩张和递增的回报。吴国林(2001)也对中小型网络在见效非正规的交易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学习成本等方面的具体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
1.5 有关专业镇存在的问题
李新春(2000)认为专业镇会受到产品寿命周期的影响,因此在专业镇发展中,可能会出现:①创业精神的衰弱;②竞争优势被消弱或被模拟;③提升新的竞争力或改造重组乏力。
王王君(2000)则把侧重点放在专业镇经济的技术创新问题上,认为现阶段广东省专业镇经济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且创新能力缺乏。
1.6 有关专业镇发展策略的相关研究
李新春(2000)提出要整体上解决专业镇的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解决决策和资源分散、缺乏整体行动能力的问题,并指出加强一些公共的或准公共的机构或组织的积极作用。
符正平(2002)年对专业镇在区域层次和企业层次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在区域层次包括区域整体品牌建设与形象、创新功能的培育、市场交易环境与投资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建设、专业人才市场建设等;企业层次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变通竞争力为差异化有序竞争。
石忆邵(2003)认为专业镇的规划和发展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①加强各级政府对专业镇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②实施网络化战略;③着力提高专业镇的产品质量、档次和信誉,培养和创立企业或区域品牌④优化专业镇的产业结构、管理结构和资产结构。1.7 有关特定地区的专业镇的实证研究
曲言军、陈德利(2002)对山东莱西店阜镇(“蔬菜专业镇”)进行分析,提出“一村一菜,一菜一品”德发展思路,介绍了当地政府工作的基本经验。广东省科技厅(2003)在“以地方特色经济带为师范,实施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介绍了广东省关于专业镇在CIMS/CAD技术应用研究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和经验。佛山南海区科技信息局(2003)总结了近五年来南海在信息化建设和专业镇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目前文献关于实证的另一个研究方向即为具体专业镇的应对策略探讨。邹华旭(1997)对仁化县红山镇——“茶业专业镇”和王欣(2001)对龙江家具专业镇进行现状分析后,都强调了品牌发展的重要性。林顿、胡景初(2003)则针对中山市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在在灯饰上的突破,提出创新的重要性。李郇(2002)则是建议佛山南庄陶瓷专业镇加强纵向一体化方面的联系。
2 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对专业镇的研究主要都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对研究区域的产业集群现象进行分析;对微观层次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个间接的或部分的探讨。从宏观、中观对集群区域进行分析,虽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产业集群的一般规律,但也因此忽视了特定产业集群的特殊性,缺乏对特定产业集群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和形成、运行机制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
参考文献
[1]王辑慈 .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斌 . 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梁琦 . 产业集聚论. 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04.
[4]邱保兴 . 小企业集群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卓勇良. 空间集中化战略.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冯云廷 .城市集群经济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盖文启. 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
佛山市建筑业协会
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
fsjx@fsjx.org
地址:
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