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简介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文件通知
|
协会会员
|
行业自律
|
教育培训
|
党建专栏
|
专业技术人员
|
公示平台
|
汶川地震的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时间日期:2009-4-14 已被阅读次:[6285]
何熙平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夺去了众多生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烈、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关于这次地震,有几个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
震级是怎么确定的?
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最早公布为7.6级,当天更正为7.8级,几天后修订为8.0级。为什么会出现几个数字?地震震级是如何确定的?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这个概念,类似于核爆炸的“当量”。震级越大,所释放的能量越多。确定一次地震的震级,需要依据地震台站所设置的地震记录仪对地震波的记录情况来计算。不同地区的地震台站,由于它所处的方位不同,震中与台站之间的岩石介质不同,地质构造格局不同,因此各台站的记录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综合各台站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测算。一次大地震发生以后,为了及时指导抗震救灾,有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震中位置、发震时间和震级,这就叫“地震速报”。在模拟地震记录仪时代,国家要求地震部门在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内作出速报,数字化地震记录仪普及后,这一时间缩短到15分钟。要求如此快速地提供地震参数,地震部门不可能待所有台站数据集中后再作精确计算,一般只能收集到几个基本台站的数据后立即计算出震级、发震时间和震中位置(即所谓“地震三要素”)。待应付了紧张繁忙的应急抢险救灾之后,各台站甚至国际的数据都搜集上来,地震部门则从容地综合计算出较为准确的震级,对原来的速报进行修订。在一般情况下,修订一次就可以了,但有的地震也可能作出两次或更多的修订。这就是汶川地震出现三个震级的原因。
为什么没有作出预报?
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中期预报(几年)、短期预报(几个月)和临震预报(几天)。长期、中期预报主要是根据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带的活动性等分析作出,主要服务于建筑物抗震设防、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地震台网的建设规划等;短期临震预报主要根据当前地震活动情况,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变、地下水活动等异常情况的观测和分析作出,主要服务于震前预防和地震应急。一般说来,长期、中期预报的情况好一些。短期、临震预报,则仍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典型的“世界难题”,没有一个国家敢夸口他们的预报水平很高。不少美国科学家甚至提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准确的地震预报不可能实现,不如放弃地震预报,集中力量于抗震设防工作。
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原因在于地震发生在地壳深部,浅则几公里、十几公里,深则几十、几百公里,我们不可能直接观测到震源区域的情况,对地震能量的积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变、地下水活动情况的信息都只能间接观测。而影响这些信息的因素太多太多,天体运行、气候变化,甚至人类行为都可能产生影响,我们所观测到的各类异常真真假假,难以甄别,如同雾里看花,而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我们又没有真正掌握。另一方面,地震预报的强烈社会效应和法律责任也使得地震部门在作出有社会意义的预报之前慎之又慎。笔者以为,真正有社会价值的地震预报的实现,有赖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我们只能在这一领域内进行研究和探索。
为什么灾害最严重的不是震中汶川?
这次地震有一个奇怪现象,震中在汶川(因而称“汶川地震”),但从报道中可知,汶川县城破坏并不是十分严重。相反,其东面的德阳,北东方向的绵阳等市灾情却十分严重。尤其是上述地级市位于龙门山脉东麓的绵竹、安县、北川、青川,甚至远到甘肃的文县、陕西的宁强县都有强烈的破坏。汶川以南以西,除都江堰市的个别地方外,简直看不到多少灾情。如果勾画出汶川地震的等烈度线图,大体可以得到一个以龙门山脉东麓为长轴的扁平的椭圆,汶川不在整个椭圆的中心,而在椭圆的南西边缘。从公布的余震情况可知,绝大多数的余震尤其是六级以上强余震,也都是分布在汶川的北东方向,汶川并不处于余震活动的中心。也就是说,无论从主震的烈度分布上看,还是从余震的分布上看,都呈现出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如同一只被西南风吹歪了的气泡。
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当是引起这个地震的断层活动形式。印度板块向北冲撞欧亚板块,形成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北侧(新疆、青海)、东侧(甘南、四川)、南东侧(云南)受到来自印度板块的冲撞力,同时又受到欧亚板块的顽强抵抗,因而积蓄了太多的能量,导致地震频发。龙门山脉正处于青藏高原的东侧,其西是青藏高原,其东是广袤的四川盆地。龙门山断裂带是一组向西倾斜的断裂,断裂的上盘是青藏块体,下盘是四川盆地。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奋发有为的青藏块体逆流而上,冲到沉稳顽强的四川块体之上,形成逆掩式断层。这种活动方式形成的地震,破坏性最强,能量传递距离最大。由于青藏块体处于上盘,又是向北东方向逆冲,因而能量主要是向北东方向传递,地震的破坏及余震的分布也就主要体现在震中的北东方向。汶川不过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几何投影,而能量却是沿断层面向东向北传递。当然,汶川的南西方向人烟稀少,北东方向人烟稠密,也是造成地震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北东方向的重要原因。
慎言“异地迁建”
汶川地震彻底摧毁了许多城镇,震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从各种媒体上可以看到不少官员、专家和热心人士提出,由于龙门山脉地震频繁,山势陡峭,地质灾害严重,在重建时不妨考虑放弃原址,整体迁徙到川西平原,觅址重建。笔者认为此言应当慎之又慎。个别城镇(如北川县城)正好处于断裂带上,当年确定为城址时就过于仓促,固然不妨考虑迁建。但若不加慎重研究,动辄轻言“异地迁建”,则未免孟浪。其理由有三:
第一,一个城镇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过程,自然有其历史原因、文化背景、民族因素、自然条件。对防震抗震的考虑是选址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第二,不能说有地震威胁的地方就不能搞建设。日本几乎全国都处于地震威胁之下,若是动辄异地迁建,恐怕日本国要搬到爪哇岛去了。1923年日本东京发生8.2级地震,造成14.2万人死亡,重建的东京并未迁址。生机勃勃的新唐山也仍然建在旧唐山之上。只要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措施,有地震威胁的地方完全可以搞建设。
第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方反而相对安全。一次大地震的能量积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一次七、八级地震发生之后,原来积累的能量释放殆尽,可以获得相当长时间的平静期。这就如同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如需躲避炮轰,最好是跳进一个刚刚形成的弹坑。
同样,一个村的重建,也不要轻言“异地”。把山里人都搬进城,对城里人、山里人都未必是好事。“热土难离”是有道理的,不要以为人家山里人都是思想固执保守。一个地方是否具备生存条件,当地居民应该最清楚。
汶川地震的一个惨痛教训
汶川地震,震前震后都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总结。笔者在这里只讲一点教训:地震区面向广大群众的防震知识教育太重要了!
龙门山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威胁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从这次地震抢险救灾的报道看,作为地震多发区的龙门山地区,广大公众掌握的防震知识还很不够,不少人在危机到来时惊慌失措,举止不当;不少房舍尤其是学校教室缺乏相应的抗震能力。相反的例子是,安县一所中学的校长具备很强的防震意识,震前花大力气加固校舍,频繁组织师生搞疏散演练,结果周边的房子都倒了,学校的房子没有倒塌,全部师生有序转移,没有一例伤亡事故。血的事实告诉我们,防震意识、防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太重要了!
笔者曾多次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人的防震意识很强,准备工作做得很足。日本全国每年搞两次地震应急演习,一次以国家为单位,一次以都道府县为单位,届时全民参与;每个城市都指定若干处居民临时避难所,一般都将学校作为避难地,由国家财政拿钱搞抗震加固,因而日本最抗震的建筑是学校校舍;每户家庭配备地震应急包,包里放置了瓶装水、干粮、手电筒、急救包、一点现金和药品,放在门口,有事提起就走;日本每个宾馆房间醒目处都放置有地震逃生线路图,每部电梯里都有防震应急指示牌。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笔者建议:国家应当立法,要求地震区的各级政府加强对公众的地震知识教育,建立防震应急机制,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严格设计施工要求;协调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技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地震应急知识;由政府直接出面,定期组织社会公众进行避震演练。笔者相信,若采取上述措施,地震对人类的威胁和危害一定可以大为减轻,汶川地震死难者的鲜血就不会白流。
(作者曾任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广东地震局局长、广东省地质勘查局局长,现为广东省地质学理事长。)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
佛山市建筑业协会
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
fsjx@fsjx.org
地址:
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