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广场的色彩特点

 
时间日期:2008-5-21        已被阅读次:[8029]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廖丽

  色彩是视觉感观所能感知的最敏感的要素,根据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个构成因素
“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可见色彩还
是影响感观的第一要素。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色彩的运用在它的设计中将会起着
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色彩是构成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因素。
  一、城市广场的色彩构成要素
  城市广场的色彩构成要素有很多,主要有绿化、建筑、硬地铺设、水体、人物、雕塑、
小品、灯饰、天空等,尤其是传统建筑,它是地方传统工艺、地方材料的直接载体,记录着
地方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色彩作为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无可避免地注入了地方的文
化特点,而建筑色彩就成为城市广场个性体现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以“广场”为载体的色彩的特点
  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进行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不能不了解色彩以“广场”为载
体时所具有的特点,只有熟悉它的特点,才能为不同的广场赋予不同的内涵。
  (一)色彩的心理
  1、色彩具有空间感。波长的长短、明度和彩度的高低变化,都会给人以比实际距离前
进或者后退,比实际大小膨胀或缩小的感觉。在广场的色彩运用中,大面积的色块如绿地、
地面、建筑等主色一般都会采用明度、彩度较低的色彩,这种做法在视觉上产生了后退收缩
的感觉,使广场空间显得更加深远宽广。而对于面积较小的色块,则会选用明度、彩度高的
色彩,希望它能给人前进膨胀的感觉,以便与大面积的色块抗衡,达到对比又均衡的效果。
  2、色彩具有冷暖感。它的产生是由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的综合因素所决定。
举一个例子,在天气炎热的状态下,当人处于黄灯中,都会感到更热,更烦躁;而处于白灯
中,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因此,生活在热带地区,长时间处于高温天气的人们通常比较容易
接受清淡、安静的冷色调,生活在寒冷天气的人们通常比较容易接受视觉上感到温暖的暖色
调。由此可见气候问题的考虑是广场色彩设计人性化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3、色彩具有感情。无论是有彩色的色,还是无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
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
之变化。例如红色给人感觉热烈、冲动,蓝色给人感觉宁静、冷静。当然色彩本身是没有感
情的,它只是物理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中,积累的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
激发生一定呼应时,在人的心理中引出的某种情绪。我们在广场设计中,不能忽视色彩产生
的心理影响。不合理的色彩运用将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人类心理的健康。英
国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
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色彩
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陈爱和:《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人民日报》
2002.04.05)
  (二)色彩的公众性
  城市广场是一个人流聚集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进行集会、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
传等活动。它的公共性也就决定了色彩在城市广场中的公众性。从而广场中的色彩运用应以
这个城市的特点、这个城市人群的色彩感觉为基点,而不像雕塑、绘画等只从设计者个人的
经验和爱好出发。
  (三)色彩的文化性
  法国著名色彩科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ols)坚信:“每一个国
家,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有它自己的色彩,而这些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参与组成了一个民族和
文化的本体。”[3]城市广场是城市的一部分,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它是人们解读这个
城市传统历史和地方文化的公共场所。而色彩以“广场”为载体,也因此承载了城市的文化
、传统和观念等因素而具有文化性。
  1、不同时期色彩的文化性表现
  色彩是一种随时代而变的事物。当一些色彩结合了某些时代特有的特征,符合大众的认
识、理想、兴趣、欲望时,这些具有特殊感情力量的颜色就会流行开来,并蕴含了当时的政
治、文化、宗教等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黄色是皇族、庙宇的专用颜色,它象征着皇权,
具有尊贵、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意义,普通人是不可以使用的。而现在黄色却只是供人们
挑选的颜色之一。如图4、图5,这是两幅不同时期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文革时期,整个天安
门广场就是那个疯狂年代的典型缩影,清一色的绿军装,红色的袖章、标语、宝书,形成一
片红色和绿色交织的风暴。当时,绿色是中国的流行色,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殊荣,表示与毛
主席亲近;红色代表着狂热的崇拜,象征革命的火焰。多样化的色彩是不被认同的。文革结
束后,广场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尤其是节庆日,五颜六色的着装和花朵,生机勃勃的绿
色植物,色彩鲜艳的红墙黄瓦,无不在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安定、城市文明的发展、人们审美
趣味的多样化。色彩的表现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从流行色彩中反映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对
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变化日新月异,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的变化,体会
时代中人心的变革,才能更好的掌握色彩的时代文化特点。
  2、不同地方色彩的文化性表现
  广场是城市中最富魅力的外部空间形式,是集中体现一座城市文化特点的舞台,如何用
色彩去丰富这个舞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设计师对色彩的地方特色进行深入的
了解。中国幅员广阔,文化丰富,许多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
色的建筑色彩及形式,这些在历史中积淀形成的城市色彩,便会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如北
京,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调,透出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
(图7),而皇城的金黄屋顶与居民的灰褐色屋顶的对比衬托出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
,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图6);苏州粉墙黛瓦、石板路和石桥朴素的本色,苍
绿的古树、倒影灵动的水色组成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图8);青岛的音乐广场,周边是青岛
特有的红瓦屋顶,再加上白色的拉蓬、碧海、蓝天展现出滨海城市的风采(图11);在新疆
的喀什市艾提尕尔广场上,黄色的新艾提尕尔清真寺、绿色的木雕门楼充满了浓厚的阿拉伯
风味,展现出伊斯兰教的文化(图9、图10);西藏的布达拉宫广场在明亮的蓝天、红宫的
红墙金顶、白宫的红顶白墙、穿着藏服的藏民、红色僧袍的组合下,展现了西藏的传统特色
及浓厚的宗教色彩(图12)。其实,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让人阅读出的个性,不应在发展
中丧失自我。
  3、不同国家色彩的文化性表现
  色彩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从色彩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见表1)[4]。但在中国的
广场色彩设计中,却存在着一些盲目模仿国外设计风格的现象。每个国家的色彩传统离不开
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社会风尚、传统习俗、宗教观念、文化艺术、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忽略了这些因素照搬照套,不但会丧失本地特性,甚至还会弄巧反拙。例如中国人结婚的
日子,新娘爱穿红色,红色在中国意味着喜庆,生活的红红火火,而在西方的新娘却会挑选
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可是,白色在中国却有时用于不吉之事。可见同一种颜色在东
西方的观念下却反差得如此大。

  其实,在国际上许多城市都在有意或无意的使自己拥有鲜明的色彩个性。图13是德国法
兰克福的罗马贝克广场,图14是美国波士顿的科学城长行广场,图15是荷兰小镇Hulst的中
心广场,德国的中古街道风味、理性而浪漫的特点,荷兰自然、悠闲、色彩丰富的外墙及对
鲜花的偏爱,美国波士顿暗红色的红砖、摩天大楼、都市化的特点通过这三个广场都有着明
显的区别。同样的情况可以在以下三例中得到印证:意大利小城布雷西亚中心广场
,尼泊尔巴克塔布广场,莫斯科红场。
  三、色彩设计原则在城市广场的运用
  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讲与形式美的原则一样,即寻求关系平衡的统一和对比的
矛盾共同体。因此,色彩设计的原则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色彩的对比原则和协调原则。一
个优秀的色彩设计作品,必然是在色彩关系的组织中良好地贯彻,体现了这两个原则。[3]
  在城市广场设计中,色彩的对比可以加强广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鲜明、活跃的视觉效
果,完美的表现出色彩组合的层次、体积感和空间关系。色彩对比基本上分为色相对比、明
度对比、彩度对比三种。这三种对比类型是根据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划分的。但在
实际的设计中,这三种类型并非孤立使用,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承的。如图19、图20的威
尼斯圣马克广场,从图上看出,它四周的建筑和地面都是灰白色调,约占广场色彩的85%,
而广场上的方塔由红色、绿色组成,各约占广场颜色的7%和3%,红色、绿色与灰白色形成
色相对比,对比效果强烈、鲜明、形成个性很强的视觉效果,再结合彩度、明度、面积、位
置等因素的对比,使整个广场具有均衡、丰富、明确、统一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圣马克
广场的建筑立面虽然是统一的墙面、色彩,雷同的柱廊,类似的装饰,但在光和影的作用下
形成的明度对比,使立面展现出完美的体积感和层次感。
  圣马克广场虽然对比强烈,但它在设计中还要结合彩度、明度、色相的搭配,才能达到
如此完美的效果,这就涉及色彩设计的另一个原则--色彩的调和原则。色彩调和指的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的组织在一起,形成具有整体、统一、连贯感的视觉效果
的色彩搭配。所谓调和,主要是偏重于满足视觉生理的需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看了
觉得舒服”。它主要包括同一调和、类似调和。
  还有,色彩设计与施色面积的关系在广场设计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广场色彩具有大尺度
的特殊性,使施色面积成为色彩设计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一般来说,色彩设计原则认为,小
面积采用高彩度色彩,大面积采用低彩度色彩比较容易获得舒适和平衡的色感觉。[3]
  四、结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体
现城市广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色彩赋予广场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出
城市的特色,人们的文化追求及审美情趣。可见色彩在广场设计中是举足轻重的。而且,据
了解,我国城市的色彩选择出现趋同倾向,中国传统民居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地域特色在今天
的城市中已不复存在,如何为不同特点的广场刷上属于它自己的颜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晓明,王欣,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薛健,绿地•广场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3]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4
  [4]邓清华,城市色彩探析,Http//www.hikers.cn/Article,2005
  [5]赵国志,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佛山市建筑业协会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fsjx@fsjx.org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