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简介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文件通知
|
协会会员
|
行业自律
|
教育培训
|
党建专栏
|
专业技术人员
|
公示平台
|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
时间日期:2003-8-2 已被阅读次:[6232]
新广厦建筑设计院 吴幼纯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
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
展、大进步。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
退,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
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
,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
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
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
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
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 城市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
在世纪之交,新旧文明转换之际,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两种选择。或者走传统工业化发展
道路,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最多只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
根本性变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化发展之路。第一种选择是危险的,“边发展、
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使人类“生存危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甚至拖延解决,只会
使为之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到最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愈来愈小。我国应该也必须选择第二
种,尽管我国城市将在发展中面临更多挑战。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全球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
求,变革势在必行。
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
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
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
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
境。经济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
明消费。对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
水平。环境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
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
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
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
生态化发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
”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
1.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
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
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1.2 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
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
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
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1.3 加强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
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
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1.4 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
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
广中心。
1.5 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
发展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
--生态技术。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
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
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1.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化发展背
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
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
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它城市的利益。
2、 走向生态城市
2.1 生态城市释义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ecocity)。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
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等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生态城市现已超越
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
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
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
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
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
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
和”。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
,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
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
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太阳能、
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形式,智力将成为资源的开发方向,不可再生的自然
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
、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建
立有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有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从
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
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
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
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
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
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
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从不同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面目”,即从不同
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以上几方面实际上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的。总
之,生态城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
是前提。
2.2 生态城市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人共生,人回
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
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
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
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
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
内容。
2、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
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
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3、 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
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
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
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5、 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
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
市。生态城市是以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
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
就是全球观念。
2.3 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不能因此而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尽善尽美、不
可实现的理想乌托邦。现代城市到生态城市可能是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好几代人的努
力。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1990)提出了“生态结构革命”的倡议,并提出了生态
城市建设的十项计划。
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致力于疏浚城市内部、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
措施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
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building),力求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存空间
;
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
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
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
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取消汽车补贴政策;
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这十项计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然中国城市
不可照搬,只有从国情和城市实际出发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道路。但一些成
功经验应该借鉴的。
建设生态城市可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初级阶段) 大力宣传、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
重视,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
调整,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下基础。第二步:建设期(过渡阶段)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
会经济组织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市共生
能力,进一步增强人的生态意识,使之自觉广泛参与生态化建设。第三步:成型期(高级阶
段) 这一阶段生态城市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是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
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但若其正负反
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
以上三个阶段,对于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每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也不尽相同
。第一步和第二步实际上就是城市生态化发展阶段,生态城市则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高级境
界。可喜的是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已处于起步阶段,但还有很多城市仍在继续重蹈传统工业化
发展老路。
3、 结语
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
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
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
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
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
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更应该改变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
佛山市建筑业协会
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
fsjx@fsjx.org
地址:
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